?
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2997號(農業水利類217號)提案答復函的摘要
洪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水平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務院臺辦、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關于持續穩定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
2017年至2023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累計安排中央財政獎補資金200多億元,批準建設30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以園區引領農業現代化的良好格局。
1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鼓勵產業園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建設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挖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培育農村電商、康養體驗、農事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
2
強化科技支撐
支持產業園與科研院校建立協作機制,合作建立產業研究院等多個各類科研平臺,加快突破主導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設施裝備瓶頸。引導科技創新聯盟、高新技術企業在產業園設立中試基地,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
3
推進農業綠色轉型
加快應用綠色技術,打造綠色產業鏈,探索綠色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推廣綠色種養循環模式。產業園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超過80%,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多年保持下降趨勢,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超過10000個。
4
健全聯農帶農機制
堅持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建園宗旨,普遍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折股量化等利益聯結模式,讓農民深度融入產業鏈、流通鏈,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財政部,繼續強化統籌協調,加強指導服務,完善政策措施,整體提升產業園建設水平。
關于加大特色農業產業園支持力度
2017年至2023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批準建設100多個以特色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產業全鏈優化升級。
擴大產業規模
培育東坡泡菜、潛江小龍蝦、古田食用菌等一批集中度高、效益好的特色產業,已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領頭羊。
拓展產業鏈條
培育一批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優勢食品產業,建成撫松人參、洛川蘋果等國家級特色產品批發市場,持續增加特色產業園農產品冷庫總庫容。
豐富產業業態
挖掘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發展休閑農莊、觀光農園、農家樂等30多萬家。
培育知名品牌
挖掘區域特點、民族特色、鄉土特征,設計園區公用品牌形象和標識。培育內蒙古科爾沁牛、遼寧東港草莓等200多個口碑好、質量過硬的區域公用品牌,盱眙小龍蝦、涪陵榨菜、橫州茉莉花等34個品牌價值均超100億元。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統籌協調,加強指導服務,完善政策措施,扎實推進以特色農產品為主導產業的產業園建設。
關于促進農業龍頭企業品牌建設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業龍頭企業品牌建設,加大工作力度,強化統籌推動,取得積極成效。
1
強化頂層設計
我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和《關于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的通知》,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系統謀劃推動品牌建設。
2
建立目錄體系
發布《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帶動30個省份建立省級農業品牌目錄,1100余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省級目錄重點培育范圍,144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范圍,初步形成上下聯動、梯次培育的農業品牌目錄體系。
3
加快精品培育
指導印發《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2022—2025年)》,根據產業規模、品牌基礎、市場消費和國內外影響力等要素,分品類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產業優勢領先、市場空間潛力大、文化底蘊深厚的農業精品品牌。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完善品牌目錄體系,培育精品品牌,開展品牌營銷推廣,塑造品牌形象,講好品牌故事,不斷提升農業龍頭企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4年7月31日
本文源自農業農村部,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