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全國林草碳匯試點研討會在云南省寧洱縣召開,目的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碳”和林草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著力發揮森林“碳庫”的重要作用,扎實有序做好林草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助力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會議總結交流全國林業碳匯試點情況,研討碳匯試點下一步工作,為提升林草碳匯能力、服務國家“雙碳”目標提供支撐。
黨的二十大以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林草碳匯是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的必然選擇、是實現林草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手段、是應對氣候變化履行國際承諾的重要內容。
開展林草碳匯試點是林草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基之舉。2022年國家林草局確定了在18個市(縣)和21個國有林場,啟動全國林草碳匯試點建設。經過兩年試點工作,各試點單位精心組織,大力推進,出臺了相應政策,建立了相關機制,探索了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總結了森林可持續經營固碳增匯模式,正持續探索創新林草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和價值實現機制,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碳匯高質量發展模式,試點創新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針對碳匯工作的創新性和綜合性特點,林草主管部門主動做好服務和指導、問診把脈試點工作,為試點順利實施提供支持保障。探索林草碳匯應用場景,拓寬價值實現路徑,在“生態司法+碳匯補償”、大型活動碳中和、林業碳匯保險等方面,大膽嘗試,積累經驗。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碳匯計量監測核算能力,開展林草碳匯調查與監測評估實踐,編制技術標準規范,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發數字化、智能化、易操作的計量監測技術。強化森林經營,實施提升碳匯能力為目標的可持續經營技術。
國家林草局要求不斷提高林草碳匯工作質量和水平,積極穩妥推進林草碳匯工作高質量發展。以目標和問題為導向,深入推進試點工作出成效,全力解決鞏固提升碳匯能力、碳匯計量監測方法、碳匯價值實現機制等問題。科學認識碳匯價值實現與項目開發交易的關系,建立健全能夠體現林草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正確引導“公益性碳匯”和“可交易碳匯”發展,結合實際探索碳普惠、碳中和等碳匯價值實現機制和形式。堅持探索創新,提升林草碳匯科技支撐水平。深化成果應用,助力林草碳匯事業高質量發展,抓好碳匯試點成果的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本文源自中國綠色時報,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