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去年10月,浙江省首屆未來村莊發展聯盟大會在杭州市臨安區召開。作為全國率先啟動“未來鄉村”建設試點的省份,如何踐行“未來鄉村” 理念逐漸成為浙江未來一階段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大重心。
“未來鄉村”是什么?
從廣義上看,“未來鄉村”就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升級版,是美麗田園、美麗鄉村、美麗環境、美麗經濟之上疊加的新形態;而從狹義上分析,“未來鄉村” 是指立足鄉村資源特色、地域稟賦、產業優勢和人文特征等元素,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產業突出、環境優美、服務便捷、智慧互聯、整體智治、共同富裕的,引領鄉村發展方向的生態、生產、生活共同體。
在明確了“未來鄉村”定義的基礎上,浙江各地根據本地區鄉村發展實際情況,相應地提出“未來鄉村”建設試點工作需要達成的目標,大體可以用兩點進行概括:
01 以“人本化、田園化、科技化、融合化”作為建設鄉村未來社區的四大價值坐標
02 構建一套以“未來文化、生態、建筑、服務、交通、產業、數字、治理、精神”為重點的九大場景
從 “未來鄉村”的兩大目標出發,浙江對于“未來鄉村”計劃寄予厚望。同樣,在現實的實踐過程中,浙江作為先行者在如何打造“未來鄉村”尤其是場景建構上頗有心得。
自2019年浙江啟動未來鄉村試點建設工作以來,經過了長期的摸索過程,各地在將“未來鄉村”付諸于實踐的同時,還總結出了一套經驗和標準。上文中“九大場景”就是從涉及文化、生態、數字、服務等角度出發,為 “未來鄉村”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構建目標和具體的努力方向。
“未來鄉村”到底長啥樣?
衢州作為浙江甚至全國率先啟動“未來鄉村”建設試點工作的地區,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在其下轄的6個縣(市、區)分別遴選出一個重點村作為當地“未來鄉村”的試點。本文就以其中的龍游縣溪口未來社區為切入點、圍繞“四化”,探尋“未來社區”怎樣由理想向現實落地。
在溪口鎮,始建于1959年的黃泥山小區曾是浙江知名的黃鐵礦工業配套區,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但隨著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采礦工業逐漸式微,黃泥山小區逐漸陷入困頓的局面。而“未來鄉村”計劃的落地及“四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則使這片老小區重新煥發新生。
對于這樣一個以工業遺存為主的舊改項目,溪口未來社區以“溪口公社·快樂老家”為主旨,提出了“鄉里、鄉味、鄉情、鄉鄰、鄉業、鄉教、鄉健、鄉談”的“八鄉”改造策略,而這些場景活化的振興策略則在遍布社區中的共享食堂、鄉村禮堂、智慧運動場、聯創公社、鄰里廣場、鄰里盒子、創客空間和共享圖書館等社區公共空間有所體現。
01
“人本化”
“人本化”是“未來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標志,在溪口未來社區里,由舊有建筑群改建而成的開放式廣場、共享食堂、鄉村禮堂、共享圖書館都具有這樣的特征。除了滿足村民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以外,以共享圖書館為代表的交互式場景甚至還引入了社區信用積分激勵機制,通過募集閑置書籍換取積分,并可享受換購生活用品、免費泊車、家政服務、兒童托管,大大地提高了社交生活的品質。
02
“田園化”
作為工業遺存,“田園化”的屬性在溪口未來社區身上并不突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當地不重視生態建設。以創客花園為例,當地以輕介入的設計手法改造水池,移除水池中雜亂的假山,改造為鋼格柵打底的旱噴水池壁與外部種植池被改造成花瓣型趣味座椅,成為一處輕松舒適、體驗低碳鄰里互動的空間。封閉的空間被打開后,旱噴泉成為當地居民愜意享受的最佳去處。
03
“科技化”
溪口未來社區既然以“未來”為名,科技元素自然必不可少,在鄰里盒子和智慧運動場都有所體現,人們在一邊休閑放松的同時,一邊也可以享受生鮮茶水吧、天貓精靈、共享卡拉OK,智慧寄存柜,無人售賣柜,無人醫藥柜等智慧便民設施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智慧運動場植入的智慧運動短視頻及其傳播功能將科技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體現得淋漓盡致,并且廣受年輕人的好評。
04
“融合化”
“融合化”是溪口未來社區的發展趨勢,就現階段而言,眾創公社的建立大大地推動了未來社區“融合化”進程,并為鄉賢、返鄉青年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與支持。另一方面,溪口未來社區主打 “鄉愁+創業”為特色場景,線上線下融合培育“老街+美食”“老街+民藝”,發展鄉愁經濟。其中不僅圍繞當地特色產業開發出“竹居生活”、 “瓷米鄉創”、 “綠春湖四海奇景圖”茶杯系列文創產品,而且土酒、豆腐乳、發糕、筍干等“鄉愁”融合產品投入市場也只是時間問題。
結 語
溪口未來社區只是目前浙江省推行“未來鄉村”計劃的縮影,它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未來鄉村”不會只是遙遠的未來,相信將來一段時間內還將有更多“未來鄉村”在中國拔地而起。從目前的實踐經驗來看,“未來鄉村”不僅是一種可以落地的鄉村振興范式,其場景構建方式也將成為鄉村振興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因此,如何正確地領悟“未來鄉村”的實質對于開展鄉村振興下一階段的工作有積極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