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農村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廁所革命等發展方向和目標,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對此,《水工業市場》媒體平臺邀請了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ANSO環境科技產業聯盟理事長劉俊新,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生態市政建設專委會秘書長陳梅雪,北京科技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系主任、教授李子富,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環境研究所所長、教授鄭展望等11位業內專家,就《方案》內容發表看法和見解,希望給業內同仁帶來思考與幫助。
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環境研究所所長鄭展望教授專注鄉村環境治理產學研18年,在浙江、江蘇、湖北等10多個省份建立了省級示范項目,服務410萬戶1200萬人,推動多項創新技術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鄭展望教授認為,在鄉村振興與碳中和新背景下,農村污水治理不一定要走城市污水廠小型化這一條路,鄉村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如何將鄉村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相結合,是未來農村污水治理需要解決的重點。在這方面,浙江已經開始了積極的探索。圍繞綠色低碳、產業振興和共同富裕這些場景,將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推進未來鄉村試點。
鄭展望
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環境研究所所長、教授
《方案》號召學習浙江“千萬工程”,作為浙江本土企業,您有何感想?
鄭展望:當前,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率25.5%,行業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經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東部沿海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區域已經陸續取得了治理成效,如浙江省經過18年“千萬工程”建設,農村環境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方案》中第一條指導思想中就提到了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浙江“千萬工程”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浙江的相關實踐經驗已連續三年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201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浙江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這獎項是對浙江“千萬工程”18年努力的肯定,其深意更在于“千萬工程”的推廣價值。到浙江實地考察的聯合國原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曾說:“千萬工程”較好處理了環境治理與發展的關系、政府引導與公眾參與的關系,值得世界各地借鑒、共享。在浙江農村,我看到了未來中國甚至世界的模樣。
浙江美麗鄉村
如今,浙江正在持續不斷的深化“千萬工程”。根據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要求,開展各項提升工作。農村污水治理方面,部署實施 “強基增效雙提標”行動,要求覆蓋率和達標率都達到95%以上。而且,浙江不再滿足于用“千萬工程”扮靚村容村貌,更希望發揮其富民屬性。要讓鄉村美,更要讓鄉村富。
為此,深化“千萬工程”的著力點也從當初的人居環境,拓展到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交通、低碳、建筑、服務、治理等各領域。圍繞綠色低碳、產業振興和共同富裕這些場景,將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推進未來鄉村試點。
如何推動“三生”共融建設?農村環境治理將出現哪些市場化機制?
鄭展望:如何有效推動“三生”共融建設?EOD模式(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備受關注。通過取得水資源、光伏、林業、農業、旅游、農商融合產業等特許經營權和政策支持,以特許經營項目不低于10%的經營收益反哺非經營性生態環境治理項目長期運營維護費用和投資,解決生態環境治理缺乏資金來源渠道、總體投入不足、環境效益難以轉化為經濟收益等瓶頸問題,推動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產業經濟綠色化,提升環保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杭州臨安區指南村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前段水用于灌溉回用
雙良商達親歷浙江“千萬工程”18年,在鄉村振興與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們也提出了基于綠色鄉村EOD價值邏輯的5.0生態化微循環模式,包括水循環、碳循環、產業循環,具體的有水的資源化利用、農村有機質資源化、碳匯林、林下經濟等,并在臨安指南村建設了示范項目。舉個例子,比如說碳匯林,指南村的村民以自家毛竹林資源入股碳匯林開發項目,雙良商達依托浙江農林大學的專業背景,將竹林開發為碳匯林。同時,將農村餐廚垃圾、化糞池殘渣及其他有機廢棄物高溫發酵制成土壤調理劑,用于碳匯林的撫育,進一步增加碳匯量。
杭州臨安區指南村有機質資源化站點
此外,在竹林下面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三葉青等高附加值的中草藥,農村污水經過簡單處理后用于林下經濟中草藥噴灌,一方面降低農村污水處理的費用,另外一方面也實現污水中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回收利用。通過示范種植帶動村民種植的模式,實現村集體與村民增收。這也符合《方案》工作原則條款中要求的堅持農業農村聯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循環利用的精神相吻合。
杭州臨安區指南村碳匯林種植三葉青等中草藥
通過這樣機制、技術創新,建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的5.0生態化微循環模式,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閉環,推動未來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