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2022年“世界水日 中國水周”專題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題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視隱藏的資源)。我國紀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復蘇河湖生態環境”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確立背景: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眾意識。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后,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增強全民對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地運用法律手段規范各種水事活動,中國水利部從1989年開始,確定每年7月1日至7月7日為“水法宣傳周”。自1993年“世界水日”誕生后,從1994年開始,“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3月28日。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資源屬性和生態功能,在保障我國城鄉生活生產供水、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和維系良好生態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不斷加大,導致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采和污染問題突出。為了加強地下水管理,《條例》從調查與規劃、節約與保護、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地下水管理條例》已經2021年9月15日國務院第149次常務會議通過,2021年10月29日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但是,現代社會的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活動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對有限的水資源及水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我國是世界13個貧水國家之一,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當今世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
我們應該加強保護水資源意識,加大保護水環境力度,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否則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
01隨手關水
養成隨手關水龍頭的好習慣。許多人在用水未中斷時,就開門迎客、接電話,忘記關掉水龍頭;在洗手、洗臉、刷牙時,更喜歡讓水嗶嘩地流著,殊不知這些習慣會浪費大量的水。
02檢查漏水
定期檢查抽水馬桶、水池、水龍頭或其他水管接頭以及墻壁或地下管路是否有漏水的現象。一個水龍頭一晚上能滴掉五六升水,因而發現有漏水必須馬上報修或索性換個新的節水產品。
03洗衣節水
多積一點臟衣服一起放進洗衣機。因為洗衣機洗少量衣服時,水位定得太高,衣服在里面漂來漂去,互相之間缺少摩擦,反而洗不干凈,還浪費水。
04洗碗節水
洗餐具時,最好先用紙把餐具上的油漬擦去,再用熱水洗一遍,最后用較充分的溫水或冷水沖洗干凈。這樣做比直接用冷水和洗滌劑節省很多水,而且也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05一水多用
用漂洗衣服的廢水沖洗衛生間、拖地和沖洗拖把、沖洗樓道。用浴盆洗澡的廢水沖馬桶。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