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農墾總局:
為貫徹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著眼大局、加強協調,創新思路、健全機制,推動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各項措施落實落細。一要加強系統設計。統籌種養業、上下游各環節,系統設計先行區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方案,整體推進源頭減量、全量利用、末端治理、循環暢通。二要聚集資源力量。利用好現有農業綠色發展項目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和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先行區集聚,合力推進,發揮整體效應。三要健全協同機制。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溝通,推動先行區與周邊地區共建共治,建立上下貫通、橫向聯動、流域協作推進機制,做到目標同向、力量同匯、措施同聚。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3年3月28日
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部署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機制,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義
建設先行區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目前,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已創建128個先行區,引領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積極成效。在新階段,依托先行區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十分必要。
(一)探索協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模式。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涉及環節多、領域廣,需要整體設計、系統推進。要發揮先行區綜合平臺優勢,改變分行業、分專項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辦法,促進流域統籌、行業協同、措施一體。
(二)探索整體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工作機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需要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有效支撐。要發揮先行區要素集聚優勢,匯聚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科研機構等力量,形成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探索系統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技術路徑。農業面源污染成因復雜,需綜合施策。要發揮先行區技術集成優勢,創制一批優質安全、高效適用的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產品和裝備,實現治理技術由單項突破向集成組裝轉變。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推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為主攻方向,以模式探索、機制創新、技術集成為重點,加大政策支持,強化科技支撐,創新工作機制,整體推進提效力,集聚要素增動力,區域聯動聚合力,探索形成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整體解決方案,示范帶動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二)推進原則
系統設計、統籌推進。統籌種植業、養殖業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設計方案,整體推進源頭減量、全量利用、末端治理、循環暢通,提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系統性。
突出重點、聚力推進。以長江、黃河流域為重點,立足各先行區不同生態類型和農業面源污染特征,聚合力量、突破難點,分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防治模式,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
集成模式、創新推進。把科技創新作為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動力,分環節、分生態類型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集成創新,構建單項突破和整體治理兼顧的技術支撐體系,提升整體防治水平。
健全機制、協同推進。建立部門協同、行業聯動、全域統籌的工作機制,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先行區集聚,調動政府、企業和農民等積極性,實現目標同向、力量同匯、措施同聚。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在先行區率先建成一批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基地,創新一套整建制全要素全鏈條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機制,引領帶動區域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整體提升。投入品使用減量增效??茖W施肥施藥技術集成應用,統配統施、統防統治服務模式普遍推行,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5%以上。農業廢棄物有效利用。秸稈、農膜和畜禽糞污收集、儲運、利用體系逐步健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