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北部的朱灣村,是個風景秀麗的山村。因為缺乏特色產業和知名度,使得朱灣村在共富道路上“步履維艱”。如何將“美麗生態”變成“美麗經濟”,已成為全村463戶村民的共同愿望。今年3月,在區文旅局和於潛鎮政府的見證下,朱灣村和九耕未來鄉村運營管理公司“牽手成功”。朱灣村在旅游方面是一張白紙,運營商進入后,經過前期的調研和不斷的招引,引進了知微生物科技公司,雙方明確以於術產業為基礎,打造於術五星生態農場,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實現“人富裕、村美麗”目標。有了產業就有了致富的奔頭。據了解,“於術”素有“北參南術”之稱,是主產于於潛地區天目山一帶的道地藥材。明清時期被列為貢品,因產地氣候原因導致產量稀少。而朱灣村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十分適合種植於術。“一期種植面積1000畝,后續將擴大到3000畝,目前正處于育苗階段。”九耕負責人方鵬介紹,通過於術規模化種植,有效解決了閑置資源利用和村里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并逐步建設於術研學基地、於術博物館和於術康養中心等參觀體驗類場館,不斷深化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模式,為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奠定產業基礎。與此同時,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成了朱灣村共富路上的另一出“重頭戲”。4月底,朱灣村專門召開了鄉村庭院經濟運營研討會,確定了朱灣一桌菜“鄉親宴”作為推動全村文旅發展的突破口,深入挖掘內生動力,引進農科院作為技術指導,與知溦生物科技公司形成合力,啟動朱灣村蔬菜景觀節點和農戶庭院經濟打造計劃。隨后,運營商組織專家團隊,對朱灣村5戶意向農戶的農家庭院實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動。除了在外立面、庭院景觀、內部軟裝等基礎設施改造上進行指導,還在菜品、廚藝上對農戶開展了培訓。經過改造后的庭院,不僅干凈整潔,而且將自然淳樸的農村生活與具有現代氣息的微設計有機結合,充滿了田園藝術氣息。“在城里,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這樣的農家味了。”五一假期的第一天,“鄉親宴”農家江仁花家,就迎來了庭院改造后的第一批客人。客人們一邊品嘗著農戶自種的農家菜,一邊與農戶主人聊著家長里短,紛紛對庭院環境和菜品點贊,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鄉親宴’就是從情感的角度出發,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交流互動的紐帶。”方鵬表示,接下來,以五戶“鄉親宴”農戶為樣板,鼓勵村民積極參與,發展既能觀賞、又有經濟價值的瓜果蔬菜庭院經濟,形成朱灣村特色庭院集群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品嘗特色農家菜、體驗農家生活,真正讓農家庭院“方寸之地”成為增收“致富園”。